其實動力十足是可以培養的,想要貫徹到底,先了解心理

走進書店的勵志和心理自助類圖書區域,你大概會注意到,許多人都嘗試著教導你怎樣保持更強的動力。這些書潛在的設想似乎一目了然,如果人們有了動力去做某件事,就可能真的會去做。而如果人沒有動力,應該就不會去做。所以心理自助類圖書和勵志大師們都想要教你培養一種能燃起鬥志的個性。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人天生並沒有所謂的動機型人格。人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因為在正確的時間處在了正確的或錯誤的位置,才去做事情的。

比如,你的鄰居每天淩晨5點起床跑步,看起來像是天生愛好跑步的人,其實有可能是因為她身邊有一些能讓她想要保持鍛煉的力量,比如有父母、朋友或愛人跟她一起鍛煉,或者他們告訴她鍛煉之後看起來棒極了,從而讓她對鍛煉感覺很好。

那麼,人們該怎樣獲得動力去做自己不那麼想做的事情呢?還有什麼因素能讓人們堅持做事呢?如果人們認為這件事很重要,他們就能堅持了。

你想戒煙嗎?如果戒煙對你很重要,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戒煙很重要,那麼採取某種手段或方法,比如利用階梯模型和社群就可以讓你減少抽煙。如果它不重要,那麼你很可能就戒不了。告知吸煙者他的肺的“年齡”有多大,能提高長期戒煙率。因為如果一個人才42歲,而他的肺卻已經62歲了,這會是件令人震驚的事情。因為這讓死於吸煙相關問題的畫面變得切實可見了,於是戒煙變得重要起來,這些吸煙者開始戒煙。

鍛煉也是一樣。如果你想嘗試一種新的訓練方式,比如用划船機鍛煉,你需要判斷它為什麼比你慣常的做法更重要。例如,如果時間有限,是上划船機對你更重要,還是回復與工作有關的電子郵件對你更重要?

你認為更重要的東西,對你的選擇,有著很大的影響。

聽起來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人在嘗試改變自己或他人時常犯錯誤。他們想停止吃餅乾卻繼續吃,因為吃餅乾比不吃更重要。或者,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希望顧客繼續購買自己的產品,但首先,它們必須理解顧客是否需要該產品,產品對顧客是否重要。如果產品不能解決顧客的重要需求,那麼人們就不會再買它。

好在什麼事對人們重要,什麼事不重要,用不著靠猜來判斷。研究人員已經就這些主題給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我會在下文解釋清單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每個人視為重要的事情各不相同,所以,別指望這份清單上的所有專案都能對自己或他人發揮激勵作用。你只要找到對自己管用的那件事就行。
「選擇」的圖片搜尋結果

未來自我干預

還記得狄更斯的小說裏的未來之靈嗎?未來之靈試圖說服吝嗇的斯克魯奇改變當下的行為。哈爾則試圖用這種未來自我干預法來改變人們的長期行為。哈爾和研究團隊給了研究對象一個退休儲蓄帳戶,確定他們每年應該給退休後的歲月分配多少錢。每個人做決定時都會看一張自己的照片,一部分人看到的是自己現在的照片,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自己經過處理、看起來年紀更大的照片。

研究發現,那些看到自己年老照片的人,為退休帳戶存了更多的錢。這合乎情理。

實際上,美林銀行如今就在自己的網站上使用了這個方法。
保險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對哈爾的研究高度追捧,以求用這種方法賣出更多難以宣傳的產品。但是哈爾的研究工作不光適用於這些領域。未來自我干預法能讓人改變飲食習慣、日常鍛煉習慣和工作習慣,因為它能讓一些人們原本覺得不重要的事情變得重要起來。看到將來瘦削的自己,能讓想減肥的人放下餅乾,選擇更健康的食物,也可以讓人鑽出汽車去跑步。人若是受到未來自我的提醒,比如想像將來拿到了獎金,就有更大的概率在工作中保持專注。未來自我干預法表明,哪怕獎勵看起來遙遠,人也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那麼你該怎麼做呢?去想一想將來的自己吧。
「未來」的圖片搜尋結果

來場練習

  1. 這次練習選擇兩件牽涉到改變日常習慣的事情來做。其中一件事應該對你非常重要,比如掙更多的錢或者跟一位朋友取得聯繫。另一件事的重要性應該稍微小一些,比如用牙線清潔牙齒或者用餐後立即洗碗。
  2. 在整個星期裏努力做這兩件事。
  3. 請注意,堅持做對你更重要的事會容易許多。
  4. 現在再提升點練習的複雜性,讓它變得更有趣:把不太重要的活動變得更重要。該怎麼做到這點呢?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兩種可以使用的技巧:加入一個社群,或者用未來自我干預法來激勵或者鞭策自己,讓事情變得更重要。